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 “让书回家·免滞纳金”活动持续开展!2024-12-31
- 玉林市图书馆关于暂停办理借书证相关业…2024-12-25
- 玉林市图书馆关于暂停部分开放区域对外…2024-12-17
- 玉林市图书馆关于暂停图书借阅和报刊阅…2024-12-06
- 玉林市图书馆关于暂停多媒体阅览室对外…2024-11-27
用辩证唯物论医学——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唐典俊
“人的肉体和精神关系”,就是把人作为机器来解释人体的生命现象,如把人的心脏看成水泵,血管看成水管,四肢运动看成杠杆运动,饮食是给人这部机器补给燃料,而疾病则是人这个机器某些零件出了故障。用机器模式认识和解释生命与疾病现象,这就是辩证唯物论医学。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唐典俊先生2016年2月27日,应邀在玉林市图书馆公益讲坛上的论述。
唐教授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语言、简明的哲理、科学的态度阐释生命与疾病现象。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养生知识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事业的发展,这一永恒的客观规律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唐教授说,古今中外,人们都尊崇养生科学,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健康是力量,健康是幸福,健康是财富。因此,首先要保持平衡心理、乐观的心态、仁德尽善、对现实社会充满爱心、为社会多贡献;合理膳食、粗细搭配、均衡营养;戒掉不良嗜好、以防为主、早诊早治。延年益寿60%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立足于自己日常生活,欲求长寿,必行科学养生。
受家庭熏陶 少时帮父抄写处方
唐典俊,男,1930年生于玉林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父亲唐桂荣是当地名中医,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少年时期常帮父亲抄写处方,目击了患者之痛楚,故立志学医。1950年考入广西医学院,1954年毕业,作为优秀师资分配到山东医学院(原齐鲁医学院)任教,之后,先后在山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湖北医学院、北京天坛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工作。1964年,他在国内首先发现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严重型病例,这是由于应用含大量维生素D强化之奶粉喂养引起的病因。因此认识到了维生素D过量对小儿健康的危害,当时,我国正在大力提倡预防佝偻病,为此唐典俊大力呼吁勿滥用维生素D,以保护少儿的健康。他曾发表医学论文46篇,科普著作120篇,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和科普积极分子。他编著的《小儿水,电解质平衡与液体疗法》、《新生儿体检与先天性畸形诊断》引起了卫生界专家的高度关注。此外他编著的《心血管疾病》、《内科传染病手册》被医学界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以丰富的临床经历,论证辩证唯物论医学
唐典俊教授,今年已85岁高龄。他退而不休,几十年来,一直忙于临床,晚上攻教研与著出立说,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科普作品120篇。最近他编著了一部28万字的《应激与疾病》,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作者结合几十年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经验,阐释了应激学作为疾病发生的普遍机制的正确论述,并根据应激的发病机制提出提高人体抵抗力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本书是医学前沿之作,对应激发生的基础理论、应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唐教授说,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矛盾运动来完成的,如呼吸系统的吸气和呼气就是一对矛盾,共同完成了氧的交换功能;心脏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是一对矛盾,共同完成了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吸收和排泄就是一对矛盾运动,共同完成了营养功能,产热和散热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了供给能量和维持体温正常的功能,正是由于这许许多多矛盾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生命,所以人体是一个复杂矛盾统一体,所以人体的生理现象,完全符合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疾病是生理矛盾向病理矛盾转化过程,故应用辩证唯物论去认识就可迎刃而解了。
当人体受到外环境的刺激时,体内的矛盾运动就会产生一定的量变,以适应环境,这种人体受刺激后产生的反应,称为应激反应,这种反应的作用是人体内脏器官活动与外环境相适应,是生理改变,如果这种刺激过于强烈或持久,体内的矛盾运动就会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由适应性反应转化为致病反应,形成疾病,这就是疾病发生的普遍机理,联系到具体疾病来说,那个系统,那个器官,那个生理矛盾运动发生了向病理矛盾转化,就可发生某种疾病。
唐教授说,医学为人类服务,同时医学关系每个人的健康,普及医学知识,提高认识,才能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唐教授的医学讲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科学、健康、长寿、和谐、共享”的美丽画卷,让参加讲座的听众提高认识,增强了保健养生观念,珍爱健康。
“唐教授的辩证唯物论医学,以创新的思维,新理念,新方式去阐释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让人在自尊、自立、自强、自爱中共同创造富有意义的健康和长寿人生”。讲座结束时,听众龙先生高兴地握着老教授的手说:“这样的医学讲座,非常切合中老年人,希望唐教授多些回乡举行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