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专题展
-
展览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小年、除夕、元旦、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及节庆年俗,同时穿插典籍文献中与“兔”相关的知识和典故,解读十二生肖中兔子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含义。
-
最是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好读书。“4•23世界读书日”,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如约而至,为所有的爱书人献上一份年度优选书单。 旨在为读者评选好书的文津图书奖创设至今,已经评出获奖图书211种、推荐图书799种。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历时近五个月的推荐、讨论与评审,最终有19种获奖图书(社科类8种、科普类6种、少儿类5种)以及38种推荐图书(社科类14…
-
为进一步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办公共发【2023】49号)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作用,提高公共图书馆公众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动员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凝聚精华助力推广”——公共图书…
-
兵书,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如《孙子》、《吴子》均为兵书中的经典。在卷帙浩繁的兵书中,记录着中国古代先贤对于军事与战争的辩证思考,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正义与和平的无限向往。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止戈为武”、"自古知兵非好战"这些至理名言至今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特举办此次展…
-
展览介绍:展览分为龙之为字、龙之形貌、龙之历书、人中之龙、典籍载龙五个单元,通过文字描述、文物图片、典籍书影等,生动而全面地介绍“龙”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至楷书的演变,有关龙的文物、龙年历书、龙年出生的历史名人,以及《周易》《山海经》《楚辞》《史记》等典籍中载录之龙,展现龙在不同时期、不同器物中的多元形象,突出“龙&…
-
展览简介:展览回顾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探索图书馆记忆资源建设的十年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中国记忆项目发展至今的重要事件与成果。共分为“英雄”“文脉”“脊梁”“图书馆”“家国”五个板块。
-
展览简介:腊尽春归,斗柄回寅。洁白的雪花飘过龙年的“大寒”节气,一个充满祥瑞与希望的蛇年春节如约而至。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文化在世界各地日益升温,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从“中国时间”到“世界时刻&rdqu…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
2025年,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推广活动如约而至,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份由20种文津图书、46种文津提名图书组成的沉甸甸的书单即将在所有爱读书的人面前展开。这些书主题多元,内容丰富。社科图书融合历史纵深与现实关怀,科普图书兼具科学深度与人文温度,少儿图书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中探索,这些作品共同构建了连接学术深度与公众阅读的“文…